北大法律评论

北大法律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Peking University Law Reivew

杂志简介:《北大法律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8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论文、评论、主题研讨、书评、北大讲坛

主管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创刊时间:1998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367
总被引量:2669
H指数:27
期刊他引率:1
  • 编者按

    作者:岳林 刊期:2013年第01期

    这次专题来得偶然,缘起不过是一篇讲稿。2012年7月,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专为中国学者举办了一次以“财产法、私法与法律经济学”为题的法律经济学暑期班。艾瑞克·波斯纳(Eric Posner)、道格拉斯·贝尔德(Douglas Baird)、索尔·莱福摩(Saul Levmore)、奥姆睿·本沙哈(Omri Ben-Shaha)为中国学员们讲授了合同法、财产法和公司法的经济分析等...

  • 法律经济学与法律实用主义

    作者:理查德·A.波斯纳 陈铭宇 刊期:2013年第01期

    本文主要涉及三个内容:第一,法律经济分析是法律实用主义研究方法的一个分支。一个国家的法律职业群体和学者在使用经济分析时,必须要考虑其制度结构和法律文化是否能容纳这种方法;第二,经济学的面目可能是可怕的,可能令人心生畏惧,但同时它也可能是使法律变得更为清晰、更符合直觉的有效工具;第三,作者目前关注的两个法律经济学问题:...

  • 法条主义、实用主义与制度结构——基于英美的比较

    作者:于明 刊期:2013年第01期

    在法官的司法过程中,法条主义与实用主义是主要的两种司法风格。在一国范围内,这种差异的产生往往来自于司法的制度结构与更广泛的法律文化。英国与美国虽同属英美法系,但在法官职业的准入、来源与制度结构上呈现出广泛的差异,导致了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的不同倾向。而对于法条主义、实用主义及其各自所依赖的制度结构的讨论,也将有助于理解中...

  • 波斯纳反对波斯纳——为什么从来没有学术的自由市场这回事

    作者:田雷 刊期:2013年第01期

    在芝加哥法经济学的论述中,自由市场的概念是最为常见的隐喻之一,它一方面关联着在规范性政治理论讨论中的财富最大化或效用主义的原则,另一方面关联着在论述法律改革以及普通法历史时的效率目的论,因此构成了右翼法经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讨论了芝加哥法经济学的学术组织史。在这一视角内,法经济学并不是一种政治上中立的纯理论建构,...

  • 超脱或应对——法院与市场规制部门的竞争

    作者:陈若英 刊期:2013年第01期

    政府的市场规制在我国和全球势不可挡。与规制部门相比,法院在知识结构的改进和信息更新方面不具有天然的优势;我国政府规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的某些制度安排使法院这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波斯纳建议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法院为了获得司法独立和建立司法权威采取“超脱”策略,减少对复杂社会问题的介入。但这样会进一步减少中国法官在工作中获...

  • 单向度或互动的法律经济学——与波斯纳法官的跨洋对话

    作者:艾佳慧 刊期:2013年第01期

    在波斯纳法官的法经济学体系中,财富最大化原则和成本一收益分析是其核心概念和基本方法。本文基于但不限于波斯纳法官的这一演讲文本,以一种语境论的视野和尽量进入普通法司法实践的精神,分别从法经济学和法律的实用主义之间的关系如何、“财富最大化”原则的内在困境何在、单向度的法律经济学是否存在理论局限性以及中国法官是否需要远离实...

  • 新瓶不能装旧酒——从persona到person的动词问题

    作者:吴宗谋 刊期:2013年第01期

    本文藉由分析若干罗马法文句的翻译问题挑战当代的法律概念“人”(person)。本文呈现为何拉丁字persona无法成为地方语言person的字源,并主张person的当代用法来自19世纪的德国法学文献,尤其是萨维尼的作品。本文说明persona与诸如gerere、tenere与sustinere(相当于英语的bear、carry、bold)等动词构成一词组,无法单独表达意义。这类词组...

  • 谁拥有互联网信息——从百度文库说起

    作者:胡凌 刊期:2013年第01期

    本文借助解剖百度文库著作权侵权纠纷的例子,将批判的对象扩展到整个新经济,分析其在中国兴起的法律保障和意识形态因素,特别是新经济如何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解决合法性问题,最终确立其不可动摇的地位。本文还将分析互联网企业在这一模式下,如何使网民大众成为它们的免费劳动力,为其创造财富,并将自己牢牢捆绑在新经济庞大的机器上,逐渐...

  • 过失犯中被害人自陷风险的体系性位置——以德国刑法判例为线索的考察

    作者:江溯 刊期:2013年第01期

    德国刑法判例上过失犯中被害人自陷风险问题的探讨可谓源远流长,它肇始于德意志帝国法院的梅梅尔河案,而确立于德国联邦最高法院的海洛因注射器案,在此过程中,逐步发展成为德国刑法上一个独立的问题领域。关于被害人自陷风险的体系性地位,德国刑法判例经历了以下的立场变迁过程:从昙花一现的罪责层面的注意义务排除,到违法性层面的被害人...

  • 春秋质子研究——一项基于法律社会学的分析

    作者:吕翔 刊期:2013年第01期

    西周封建制是以宗法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套政治制度,它的核心是血缘关系,这套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政治制度维持了四百余年,最终在猿狁的手中宣告终结。周平王迁都于洛以后,历史遂进入东周的格局,质子制度即于此时发端。质子制度是国与国之间以交换身份矜贵的人员为质,表示信任的一种行为。而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它与继嗣制度渐渐发生了关...

  • 从“反公地悲剧”到《困局经济学》——赫勒“反公地悲剧”理论研究的脉络

    作者:张烁 刊期:2013年第01期

    1968年哈丁教授提出了“公地悲剧”这一概念,认为在公有产权制度下,多个权利持有者会依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决策,导致公有资源被过度使用。1998年赫勒教授在其基础上提出“反公地悲剧”概念,认为当公共资源上产权过多,权利人相互制衡时,就会有资源虚置、效率低下的情况产生。“反公地悲剧”概念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其...

  • 家族企业治理中的控制股东、职业经理人与独立董事

    作者:缪因知 刊期:2013年第01期

    家族在企业中的存在对提高公司治理绩效有积极意义,如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强信誉担保。但其也存在着诸多不足,如家族成员的商业素质会逐代趋于平均化、经营趋于保守又易把企业视为私产,而需要外部职业经理人的引入来改善治理。在此过程中,由于家族成员的前述问题而造成了名实不符的非正式治理结构及家族成员轻易不愿退出经营的心态,控制股东...

  • 《白鹿原》的礼法与革命

    作者:高波 刊期:2013年第01期

    陈忠实的《白鹿原》创作缘起于对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经验的反思。他由此试图以立足于循环与反复的“秘史”平衡1949年之前以历史目的论为基础的显白历史,核心是重新理解礼法与革命的关系。在《白鹿原》中,以白嘉轩为代表的礼法呈露与安顿人间善恶,但又同时隐含着对自身的否定;而以鹿兆鹏为代表的革命虽否定礼法,但在呈露与安顿善恶并进而转...

  • 引征体例(最新修订版)

    刊期:2013年第01期

    援用本刊规范: 苏力:“作为社会控制的文学与法律——从元杂剧切入”,载《北大法律评论》第7卷第1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 《北大法律评论》约稿函

    刊期:2013年第01期

    1.《北大法律评论》创刊于1998年.是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独立组织和编辑的法学学术刊物。《评论》坚持学术自主、自尊和自律的原则,秉承兼容并蓄、思想自由的北大传统人文精神。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