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律评论

北大法律评论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Peking University Law Reivew

杂志简介:《北大法律评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8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法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政法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论文、评论、主题研讨、书评、北大讲坛

主管单位: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创刊时间:1998
所属类别:政法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7
总发文量:367
总被引量:2669
H指数:27
期刊他引率:1
  • 导言

    作者:傅郁林 刊期:2012年第01期

    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的途径,在不同国度、不同法域、不同文化背景中,沿着不同的路径,发展到20世纪晚叶,已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本期收入的四篇文章,只是当代关于调解和纠纷解决主题的浩瀚研究中的沧海一粟,但至少在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和信息范围等方面有局部的典型意义,文章之间大致可以形成某种或对话或碰撞或印证或互补的关系。

  • 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模型的反思与重构——从三鹿毒奶粉事件切入

    作者:刘哲玮 刊期:2012年第01期

    我国民事纠纷解决的传统模型是以解纷主体为区分标准,提炼出公力救济、社会救济和私力救济三种模式。但三鹿毒奶粉事件却反映出该模型无法准确地界定和描绘国家权力无孔不入的中国社会中各种解纷机制的本质差别。作为传统模型理论基础的“国家与社会”范式,无法与(后)全能主义的中国社会耦合,更可能造成解纷机制同质化的后果。承认国家权力...

  • 社会化:法院调解的新走向

    作者:张嘉军 刊期:2012年第01期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两大法系法院调解呈现社会化的新走向。这一走向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出现的。不过,这一走向也使民诉学界面临新的理论困境。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法院调解也开始了社会化转向。由比较法视角来看,中国的法院调解社会化还存在诸多不足。就未来中国法院调解社会化的走向而言,应在衡平处理与诉权保护、审判权旁落以及诉讼调解等...

  • 调解在德国的兴起与发展——兼评我国的人民调解与委托调解

    作者:周翠 刊期:2012年第01期

    继2000年引入强制诉前法院外调停、2002年引入强制审前和解辩论之后,德国拟在实现法和平的目标指引下再次通过立法促进调解的植根与发展。除了在调解的定义与分类方面带来详尽的规定之外,2011年1月公布的《调解法(政府草案)》对调解程序也进行了相当完善的设计,其基本满足程序保密、当事人自治与自愿、调解员中立与独立且不拥有裁判权限等...

  • 纷争解决机制之旧挑战与新视野——以英国Private Ombudsman对台湾地区“金融消费者保护法”之影响为例

    作者:黄国昌 刊期:2012年第01期

    如何在纷争解决机制之设计上,提升面对大鲸鱼之小虾米“接近正义”的可能性,长久以来一直为民事程序法学所面临的重大挑战。立法者除了在诉讼制度中试图设置有助于弱势者能尽量克服起诉之经济门槛以迈入法院大门主张权利之机制外,亦不断尝试开展有利于消费者之替代性纷争解决制度。本文以台湾地区“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对英国“Private Ombuds...

  • 经济危机与经济学的危机——从波斯纳的研究切入

    作者:沈明 刊期:2012年第01期

    作为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之后的最严重经济衰退,始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事实上已经成为另一场经济萧条。这场灾难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在的系统风险,因此它标志着以自由市场竞争为基本特征的资本主义制度遭遇了一次重大失败。除了担负经济监管职能的政府之外,经济学职业界对这场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过去三十年间的主流经济...

  • 近代中国宪政建设中的政治吸纳/整合缺位——以1914年北洋政府宪制改革为中心

    作者:章永乐 刊期:2012年第01期

    自从太平天国运动以来,清王朝的军权与财权出现了下移,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力急剧下降。这一趋势与欧、美、日同期发生的行政集权趋势是背道而驰的。这一“逆向运动”使中国付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落败的惨重代价。于是,接下来一百年政治建设的重要主题,就是重构中央集权的行政结构。然而,在新的国内与国际环境之中,这一工作比旧王朝政...

  • 跨省监督——中国宪政体制内的表达自由

    作者:田雷 刊期:2012年第01期

    表达自由在中国宪法学内未能得到严肃的学术对待,原因即在于宪法学者经常基于舶来自西方的宪政模式或者自身的“偏见”经验来剪裁本土的宪政实践。本文提出了“跨省监督”这个概念去解释中国宪政体制内生长着的表达自由。首先,中国宪政体制内的“跨省”结构决定了表达自由发生的必然性,本文将区分四个前后相接的环节来建构这一跨省剧目的模型...

  • 第三部门法的“社会企业”运动——欧美两种路径下的制度演进

    作者:潘晓 刊期:2012年第01期

    第三部门在欧洲“社会经济”和美国“非营利部门”这两种路径下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作为传统第三部门法的新发展,社会企业的制度演进在这两种路径下也不尽相同。在欧洲“社会经济”路径下,社会企业在福利制度变革的背景下成为社会经济的新形态,欧洲的立法者为其创设了包括合作社模式、公司模式和开放模式在内的特定法律形式。在美国“非营利...

  • 客观处罚条件视域中的交通肇事罪研究

    作者:王俊 刊期:2012年第01期

    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的结果犯,被视为传统理论的“真理性”结论,但是这样解释无法解释法定刑的幅度,无法处理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竞合关系、无法解释“因逃逸致死”的规定、无法解释本罪的罪过结构。从解释学上讲,应当引进客观处罚条件,扩大在分则中的具体适用,同时借助于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将交通肇事基本犯解释为故意的具体危险犯。逃逸的...

  • 文明的法律如何发端——阿喀琉斯盾牌上的审判

    作者:肖厚国 刊期:2012年第01期

    “法律的起源”可以说是法理学中一个永恒的课题,学者们从经济、政治及文化等角度予以探究及回答。本文试图以一部经典文学文献为基础,从一种不同的视野探讨该问题。这部经典文献就是史诗《伊利亚特》,它在阿喀琉斯盾牌上刻画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诉讼活动。这份描述虽短,但意味深长地揭示出文明化的法律逐步诞生的过程。我们由此获得的启示是:...

  • 国际法断片化背景下的条约解释——论《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第3款(c)项中的“当事国”问题

    作者:康静 刊期:2012年第01期

    《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条第3款(c)项为通过条约解释缓解国际法断片化问题提供了依据。但对该条款的适用仍存在许多疑问,其中之一是“当事国”的解释问题。对“当事国”含义的不同解释直接影响到在条约解释时所考虑的相关国际法规则的范围。本文认为,对“当事国”的解释应在遵循条约解释规则和国际法原理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实现维护国际法...

  • 子产铸刑书史料释义

    作者:李燕 刊期:2012年第01期

    通过逐句通读《左传》所记子产铸刑书史料,可以发现已有的注释存在若干对文本的误读。自孔颖达以来,学者们广泛接受“叔向之书”的整体思路为“刑书产生争心”这一看法。对史料的仔细考察表明,这是基于错误的句读而产生的误读。该文本整体思路应为“治理争心”,刑书是“治理”的一种方式。就细节而言,所谓铸刑书于鼎、子产公布刑书等都是对...

  • 《北大法律评论》约稿函

    刊期:2012年第01期

    1.《北大法律评论》创刊于1998年,是由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独立组织和编辑的法学学术刊物。《评论》坚持学术自主、自尊和自律的原则,秉承兼容并蓄、思想鼬的北大传统人文精神。

  • 编后小记

    作者:徐斌 刊期:2012年第01期

    哪个期刊,或者我们这种“山寨版”的期刊,会每期都安排编后小记呢?因为在现代学术工业生产环节中,期刊不过是一个小小抽象团体,而编后小记却最体现这个抽象团体的人身特征。翻看过往的编后小记,你就可以看到《北大法律评论》走过的这十几年的“编辑部的故事”。简直就是心情小记。